Dota2 (7.33版本)热门英雄推荐之美杜莎攻略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dota2 702热门英雄 Dota2 (7.33版本)热门英雄推荐之美杜莎攻略

Dota2 (7.33版本)热门英雄推荐之美杜莎攻略

2024-06-13 07:2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前言:大家好,非常感谢大家观看本期Dota2图文攻略,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美杜莎攻略,参考素材为职业选手Ame,yatoro等第一视角。

关键词:一号位,装备选择,技能加点,基本玩法

出门装:

方案一(推荐):大魔棒、压制之刃、铁树枝干(Ame、yatoro)

属性:+4全属性,合计攻击力+12/+8(压制之刃对非英雄单位造成额外伤害,近战英雄为8点,远程英雄为4点)

功能:魔棒对线过程中可以变相提高生命和蓝量上限,作为变量在前期对线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;压制之刃可以提高补刀成功率,对于固定英雄如齐天大圣有一定克制作用,同时在敌方绕树林过程中可以起到开视野的效果。

方案二(参考):大魔棒、铁树枝干X3(23、shiro、ghost)

属性:+6全属性,合计攻击力+6

方案三(参考):敏捷便鞋X3、铁树枝干X2、芒果(Rtz)

属性:+9敏捷、+2全属性,合计攻击力+11;芒果作为瞬时魔法恢复装即生命恢复,关键时刻救命,同时携带着有0.4每秒的生命回复。

总结:对于补刀基本功较差的伙伴来说,推荐方案一和三,方案一选择的较多,方案三后续也会合成大魔棒;方案二的话前期属性较足,适合基本功扎实的伙伴;当然不管是哪个方案,对线期状态不好的时候始终是要运送补给补充自身蓝量。

技能加点:

技能方面:主2副1,9级加大招,有大加大,后续将3补满。

天赋方面:右右左左。即+15%秘术异蛇降低转身/移速—-10%分裂箭减少攻击力—+2秒石化凝视持续时间—分裂箭继承攻击特效。

总结:秘术异蛇作为前期美杜莎的主要伤害技能主加毋庸置疑,分裂箭作为美杜莎的核心打钱和输出技能,前期等级高提升打钱效率,魔法盾在前期没有装备的情况下效果不明显,因此前期加一级即可。在天赋方面,上述加点主要是为美杜莎提升输出环境做铺垫,25级分裂箭继承攻击特效配合电锤或者吸血等,谁用谁知道。

装备选择:

假腿—分身(魔龙枪)—冰眼(蝴蝶)—大炮(金箍棒)—银月(大电锤)—魔晶—敏捷跳刀(飓风长戟)—蓝杖

分身斧:一是在基础属性方面,攻击力、移速、攻速的提升直接影响打钱效率;二是可以通过主动释放解状态,如沉默、减速、控制等;三是通过分身带线、打钱,进一步提升打钱效率。

冰眼:作为美杜莎的核心装备,在属性方面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其生命上限,同时在减移速、减攻速、减生命回复上能将输出环境和限制敌方输出上提升一个档次。

大炮:作为美杜莎的核心输出装备最适合不过,在敌方有特定英雄或装备时(幻影刺客、蝴蝶、辉耀、天堂等)时,可换做金箍棒,或者两件装备都出。

敏捷跳刀:作为美杜莎的切入装备,面对敌方远程较多或者不好开团等情况是,可以考虑出,若敌方有剧毒、帕戈拉等容易打断跳刀的,可以将该装备换作飓风长戟。

蝴蝶:打特定英雄或者局势较优时可以出,局势较优时可以提升输出和打钱效率,打较灵活的近战敏捷核心时可以出,如敌法师、小鱼人等,提供闪避的同时提升输出,有站撸的资本。

银月之晶:提升输出和打钱效率,在对面有幻影长矛手、小娜迦等幻象系英雄时可以替换成大电锤,配上25级天赋真的很好用。

魔晶和蓝杖:作为锦上添花的装备,在我方整容缺控制时可以稍微提前一点出蓝杖,敌方指向性小技能多时可以提前购买魔晶。

随机应变:羊刀、林肯、大隐刀、血棘等。

游戏思路:

前期:作为核心位大哥,对线期主要以打钱为主,配合大多数辅助不具备特别强的击杀能力,可以通过适当的释放秘书异蛇耗血和补兵,稳稳的补刀才是关键。

中期:游戏中期一般为18-25分钟左右,届时装备至少有假腿和分身斧,此时自身身板可以帮队友承受一定伤害和提供一些输出,可以配合队友守塔和推进,但主要工作还是要专心打钱,直至出到冰眼,可以主动配合队友打进攻或者防守。

后期:游戏进行到后期局势,一般为35-45分钟的样子,正常来说这个时候一般局势要么优势比较明显,要么基本已经快输了,配合好队友稳步推进或者防守就好,注意自己的站位,让队友看着自己推进或者防守,适时救自己。

大后期:大后期一般都是双方势均力敌了,运营好兵线,注意要与队友沟通好,尽量抱团;这个时候装备的选择也很重要,要考虑自己缺什么,输出?输出环境?切入?特定英雄克制装备?要站得住?

英雄克制/配合:

克制:敌法师、地穴刺客等;

配合:发条、伐木机、马尔斯、猛犸、兽王等。

小技巧:

魔法盾的伤害吸收优先于任何伤害减免机制,所以提高物理护甲、物理格挡和魔法抗性都不能减少吸收相同伤害所需的魔法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